地方网站:合肥市 蚌埠市 宿州市 宣城市 淮南市 淮北市 滁州市 济南市
欢迎光临安徽省经理人联合会官方网站!
搜索:
  分类列表
 
  推荐内容
中国大公司罹患“大企业病” 国企成亏损重灾区
房地产汽车行业高库存警报拉响
地方重大项目投资总额两月内接近4万亿
中国股票基金年亏21.67%列全球最差基金前六
14省公布2012年工资指导线 仅北京甘肃上涨
央行报告预计8月CPI可能回升 通胀隐忧未绝
 
  热点内容
各地发展冰雪经济 “冷资源”释放“热消费”
中国将启动大规模土地审计 倒逼地方去土地财政化
专家谈官员禁读EMBA是是非非:对国家人民都有益
多项货币政策护航 资金面平稳跨月
钢铁企业陷入顶风扩产怪圈:产能越淘汰越大
群雄逐鹿支付行业 想方设法解放人类双手
第二批万亿债券置换 你必须知道的五个问题
一篇文章了解总理记者会十大要点
钢铁业亏损蔓延 17家公司中期净利大幅下滑
普华永道:中国消费者更爱在线消费
  首页 最新动态 财经资讯

发改委:国家信用体系将建立 公民将有信用代码

时间:2014-08-13 18:44来源: 作者: 点击:

经济参考报  2014-05-05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已上报国务院,近期将发布。根据规划,以政务、商务、社会、司法等四大领域为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实现了社会信用的全面覆盖;2017年,将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据了解,在国家发改委和中国人民银行的牵头下,最近,由国家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编制完成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送审稿)》(下文简称《纲要》)已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原则通过。《纲要》提出,下一步,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按照“一套组织体系、两个顶层设计、三大关键举措、四大重点领域、五大推进载体”全面展开。其中四大重点领域是指加快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

   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表示“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围绕上述四大领域展开,多措并举,稳步推进,这样就在信用体系建设最具指导性的文件中确定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框架,将纷繁复杂、涉及面广的信用建设归纳到四大基本类别中。”他表示,最近工商登记制度便利化等改革快步推进,中央和地方政府都列出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时间表,以期相关的工作能够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

   据了解,国家层面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分解为三个阶段完成,即2014年6月前、2015年和2017年,每一项工作都明确了牵头与配合的中央部委,权责清晰。其中,2014年6月底前要完成的任务包括:推动部署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提出加强政务诚信制度建设的方案;提出建立以公民身份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代码制度的方案;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

   2015年要完成的任务包括下列项目:推进商务诚信建设;出台并实施政务诚信制度;出台并实施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出台并实施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2017年要完成的任务是基本建成集合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的统一平台,实现资源共享。

   “中央政府列出的时间表更多的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举措,其行动意味鲜明,先从信用信息这一基础数据平台的建设入手,沿用了先寻求方案,进而建立并实施制度,最终达成目的的自然顺序。”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

   根据《纲要》规定的时间表,2014年将迎来第一阶段信用体系建设任务完成情况的首次大考。据透露,2014年6月底前,应该提出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基础的公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的方案,并建立以组织机构代码为基础的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动部署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平台,逐步纳入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等信用信息。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副秘书长王磊表示,上述任务如期完成的话,每一个公民、法人和社会组织将会将有唯一的信用代码,各项信用信息的整合也将具备可行基础,当前信用信息种类多、发布广、整合难、处理繁的局面将会得到有效化解。这样,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将初具雏形,信用查询、公示和奖惩机制将实现联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驶上快车道。

   记者从国家有关部门了解到,在了解了《纲要》的基本内容后,部分地方政府反应迅速,启动了地方版的信用规划编制工作,在基本框架上沿用了《纲要》的模式,实现了与国家层面的对接。目前,广东、江苏、贵州等省都编制了截至2020年的信用体系建设规划征求意见稿。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在地方,具体落实也在地方,中央层面高屋建瓴的规划确立的建设框架得到地方的认同和回应,将为地方信用体系建设提供新的指南,相关各项工作的开展也将逐步加速。”

(经济参考报)

 

 
 
地址:合肥市包河区乌鲁木齐路389号 电话:0551-63433787 皖ICP备14014182号-3
版权所有:安徽省经理人联合会 未经许可,禁止复制    技术支持:合肥网站建设